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边学边练 防灾减灾落到实处

所在地区: 福建-厦门-翔安区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5日
建设快讯正文

翔安区开展“地震疏散和消防体验”综合演练活动

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温全胜

  

演练过程中,学生们根据老师指挥有序快速疏散。

  

演练现场,学生快速有序到操场集合。(通讯员 朱毅力 摄)

  

学生们体验吊索救援。

  文/本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温全胜

  图/本报记者 许秋珩(除署名外)

  “地震警报”信号响起,过了一会,又有“疏散”信号传来——班级里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排成两列纵队,快速有序地疏散到了离班级最近的操场上……从启动疏散到在操场集结完毕,共用时1分33秒。

  昨日,翔安区在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内开展“地震疏散和消防体验”综合演练活动。此次活动由翔安区减灾办、区抗震办、区应急局、区教育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和新店街道联合主办。

  今年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则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翔安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

  【演练现场】 先学习后演练 掌握疏散要领

  演练正式开始之前,参与演练的学生集中到礼堂,通过视频和老师讲解,认真学习有关避震逃生与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了解应急避震逃生的正确方法。与此同时,学校老师又一次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疏散目的地进行实地仔细检查,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昨日上午9时34分,“地震警报”响起。由于“情况不明”,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抱头蹲下,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9时35分,疏散信号传来,前后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老师将学生分成两队,并指挥带领学生有秩序快速疏散到操场。

  在整个过程中,还有不同人员在不同位置引导——警戒组对学校主要出入口进行警戒,疏散组迅速到达主要疏散通道节点引导,搜救组则紧急救治了“一名摔倒导致小腿受伤的学生”,并转交医疗组进行紧急处置。

  从疏散开始到集合到操场,共用时1分33秒——快速有序完成疏散的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有学生表示:“以前电视上看的那些动作,自己完成一遍,心里更清楚了。”

  【学习体验】 体验“火场小黑屋” 学习应急救援知识

  钻过火场小黑屋吗?经历过电动车起火吗?尝试过消防队员的吊索救援吗?在昨天的演练活动现场,学生们“一站式”收获了难得的体验。

  消防逃生帐篷,还原了火场内断电和烟雾的场景,模拟人员在真实火场环境的感受,让体验者适应如何在狭小黑暗的空间里进行疏散逃生和自救;灭火器VR体验,以游戏的方式模拟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应如何选择不同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电动车火灾实验,向师生们演示了电动车起火后的危害性及如何选择正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器使用、急救体验以及消防救援等区域也都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十足。

  在每一个体验区域里,除了现场体验,还有展板内容作为“总结”,让学生们易于掌握要点。福建教育学院附属翔安第一小学校长黄锦英说,孩子们边学习边演练,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

  【防灾减灾】 多维宣传+全面排查 筑牢安全防线

  这场演练是翔安区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的重头戏,但宣传周的活动不止于此。

  一方面是多维度的宣传,除这场演练外,各镇(街)和相关部门通过媒体渠道,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地质、森林火灾、生物、生态环境、海洋等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火灾、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同时还运用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安全文化公园等防灾减灾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展览等宣教活动。

  另一方面,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翔安区还全面铺开隐患排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辖区群众的主动性,着力化解危及人身安全的风险隐患,有效整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尤其是在紧盯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方面,推动大排查大整治。

  防灾减灾常态化制度化

  翔安全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从人员、硬件到制度设计,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体系,逐步将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截至目前,翔安全区共有152名区级、镇(街)级和社区(村)的灾害信息员,这些信息员作为最前线“信息触角”,组成覆盖全区防灾减灾的信息网络。为了让这些信息员更为敏锐,翔安区组织了多场培训,提升信息员队伍的业务能力。

  在制度上,翔安区进一步健全组织和更新各类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减灾委员组成部门和人员》,并制定减灾委员会工作规则,细化各部门工作制职责,还全面更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年度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和灾情统计上报,并完成涉及防灾减灾方面的九类系统的维护更新和数据统计上报。

  在硬件上,翔安区深入推进各级自然灾害避灾点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共有153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其中区级3个、镇(街)级10个、社区(村)140个,各级均建立了相应的物资储备库室,物资储备标准均达到了储备要求。仅去年一年就检查30余次,有效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提升全区避灾点的建设标准。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建设招标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建设招标网》五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