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韦寨镇:众人“拾柴”引领乡村升级

所在地区: 安徽-阜阳-临泉县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1日
建设快讯正文

投入资金580余万元,投入人力67000余人次,改造16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道路通畅,村容整洁,护栏、五小园、小广场遍布……

在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临泉县韦寨镇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既得益于“拾柴”模式在全镇的广泛推广,也得益于老百姓对该镇做法和成效的高度认可。群众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的事需要大家动脑筋、想办法、齐动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谁来干?

难事麻烦事总得有人出手挑头!

柘树庄是韦寨镇的一个普通村庄。说它普通,就在几年前,这个村还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破砖烂瓦乱堆乱放、房前屋后杂乱无章的模样,老百姓早已习以为常,觉得农村嘛原就是这个样子,人老几辈都过来了,也没见少个胳膊掉个腿。也有人说,改变农村面貌太难了,面大点多,搞好了还行,搞不好丢人不说还会触犯纪律,划不着。

划着划不着,镇党委、政府却有另一番考虑。镇党委书记朱茜说:让老百姓有个干净整洁、设施完善、文化和卫生条件良好的生活环境,再难也划算,再难也要干。

为此,韦寨镇出台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方案,镇党员干部包干到村,按照每个月每个行政村整治一个自然村的目标,掀开了轰轰烈烈的环境整治热潮。

在柘树庄曹寨自然村,记者看到,条条道路都干干净净,村里杂物清理一空,沟塘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垃圾桶摆放处重新做了基座,再也没有垃圾乱倒、垃圾桶东倒西歪的现象。沟塘边上用红砖垒起的护栏上镶嵌着用油漆一新的废旧轮胎,建设和美乡村的红色字样格外醒目。一小片竹林被改造成供人休憩的小广场,小径悠悠,棋桌摆放,平添几分诗情画意。

“这个村改造并不容易,有这个样子完全出乎最初的意料。”村主任曹东兴说,“开始也有说风凉话的人,但靠着党员干部带着村里的公益岗人员一起努力,村子的面貌一天天在改变,老百姓也自觉加入进来。”

在农村,所谓难事麻烦事,不过是有的党员干部思想懒惰不想干,有的群众观念落后不愿改,老百姓生活习惯已经养成不乐意变,动不动就要的物资和资金无处找,而这些却是农村工作中最常见、最难办的事。

“镇里部署后,村里党员就商量着怎么办。再难的事总得有人出手挑头,党员不出手不挑头就说不过去。”曹东兴说。

有了党员干部出手挑头,有了公益岗人员的全过程参与,带动群众积极加入,韦寨镇的农村环境整治开展得如火如荼。镇村干部全面动员,各村公益岗统一使用,在家身体康健的群众广泛参与,源源不断地“拾柴”添火。

群众说:镇村干部图个啥?他们出了力、流了汗、操了心,又享受不着,还不是咱们自己的好处。自家房前屋后、院里院外还能让别人伺候打扫不成!

据初步统计,全镇直接参与环境整治的人员达67000余人次。

怎么干?

大伙的事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韦寨镇韦寨社区韦老庄自然村,有一块硕大的公示牌分外醒目,上面一一罗列着捐款的数目,从100元到3000元不等,有的名字后面还特意注明捐款人的乳名。而牌子上另一边公示着开支明细,沙子、水泥、红砖、路灯、彩绘等项开始详细列出。

“这公示的是村里老少爷们儿自发捐款和开支的数目,咱不能因为这是办公事就藏着掖着。”韦老社区党支部书记秦晓亮说。

为村里办公益,党员干部带了头,有头有脸的人也积极参与,三千两千的捐也不在少数。在外创业的村民得知消息,直接把钱转给管事儿的群众代表,钱由他们收、他们管、他们支出。

大红的牌子树起来,不仅树起了村干部的威信,更坚定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信心。

走在村里,映入眼帘是环境变化,感受到的是人心向背。

不仅在韦老庄,其他各村沟塘的桥头都安装了护栏,护栏上涂上了明显的标记;家家门前和胡同里大多都修建了小菜园;村里的空地上建起了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

在朱庄村,几位群众正坐在路边聊天。当记者询问现在的环境怎么样时,64岁的安玉兰显示出掩饰不住的兴奋。“现在有了跳广场舞的地方了,早晚也能和城里人一样跑步健身了。”安玉兰说,“我自己捐了2000块,还把自家的砖头捐出来了,天天堆着也没啥用。”

“这个小广场是填了坑建起来的,我还在广场边上种了些花,让大家伙儿都欣赏欣赏。”坐在一边的村民蒋玲说,“今年我的化妆品生意不是太好,只捐了2000元。有个好的生活环境,比我挣了钱还高兴。”

高兴的还有已经85岁高龄的秦氏,她在广场上跳舞的身影已经在网上广泛传播。谁能想到,一个小广场竟给老人带来如此的快乐。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办法出办法,在环境整治面前,全村没有往后缩的。” 朱庄村西李寨村党支部书记秦振伟说,“只要干部把心放正了,群众没有二话说的。人人出力、人人参与,才把环境整治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

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韦寨镇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是583万多元,而群众自发筹款达473.9万余元。

如何管?

靠人心也靠群众监督更靠纪律约束!

16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进行环境整治,工作量大不说,而且容易出现违规违纪事件。

如何做好这一大摊子事?如何管好这么多镇村干部?如何服务好91000多名群众?

“我们一靠人心,二靠群众监督,三靠纪律约束。”朱茜说,“环境整治是清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是在清理党员干部的思想环境。我们绝不做事情办好干部倒下的事。”

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上,朱茜就告诫镇村干部:要把良心事办好,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坚守纪律底线、法律红线,把农村环境整治的过程作为党员干部纯洁思想、坚守纪律的过程。

靠人心,就是党员干部带头,放手发动群众,让农村环境整治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全镇会议部署后,各村迅速行动,召开村两委会、村民组长会、村头群众会,动员群众在做好“五清一改”,共建美丽家园。各村(社区)建有“生态美积分超市”,每个月各村都评选出清洁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及参与村民自治和环境整治的好人,发放积分卡,以此激励村民向上向善向美。村干部带领村级保洁员及公益岗负责各辖区公共区域清理打造,户上做好“四净两规范”,每月月末组织观摩评比,严格兑现奖惩,并把该结果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考核。

靠群众监督,就是事事由群众全程参与,党员干部统筹组织协调。

整治环境是要花钱的。党员干部带头捐款,不定标准,不论多少,每一项捐款和开支都用于村里建设,党员干部不吃群众一顿饭,不喝群众一口水,不乱花群众一分钱,每一笔款项都进行公示,并把公示情况向在外地的捐款人通报。

靠纪律约束,就是镇纪检部门全程监督资金、物资使用情况,收集汇总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

“村干部不管钱,一是为了避嫌,二是消除风险。 由群众选出的代表管钱,把好事办好,最重要的就是取信于民。不能办了一件好事,催生一群坏人。” 朱茜说,“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众人拾柴方能点燃环境整治的烈火。这把火要烧掉党员干部身上的党性不纯、作风不实、守纪不严等毛病,更要燃起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热潮的激情。”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fordpalmbay.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 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

咨询热线:4000-156-001
意 见
反 馈
在 线
沟 通

本站声明

《建设招标网》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通过的拥有商标权合法网站;经过国家工信部ICP备案;最近发现有冒充本站工作人员,自称是“*建资质查询平台”、“全国**资质查询平台”,“*主任”,经我方核实这些所谓平台和本站无任何关系,如再发现类似上述这些“**资质查询平台”均为假冒,望大家直接报警。(本站商标证为《建设招标网》五个字,无任何多余字样或延伸词组,仿造必究,唯一运维单位是“住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内部工作人员查询入口为:>>>点击查询真伪
本站服务电话为:4000-156-001
本站服务微信为:13911585800
本站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建设部大院内(100835)
《住建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
《建设招标网》商标权利证书查看:>>>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