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沪产科医院将再增1170张病床 基本满足需求时间:2012/7/13 0:00:00 来源:
上海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加强产科、儿科专科医院建设步伐,并取得成效。12日,上海市卫生局向媒体介绍说,目前市儿童医院普陀新院(550张床位)、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浦东新院(500张床位)、普陀区妇幼保健院新院(120张床位)正在加快建设中,今年至明年将分别投入使用。由市政府立项建设的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基建工程6月已经结构封顶,可争取明年上半年正式运行,有望成为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和交流的又一个平台和窗口。 据悉,“十一五”期间,本市新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分院、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闵行区妇幼保健院和卢湾区妇幼保健院等产科专科医院,共新增产科床位441张。目前,全市产科医疗机构已达到81家,产科床位总数3759张,基本能够满足本市居民的生育需求。 上海实行梯度医疗保健,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市级综合医院恢复原产科和儿科配置床位数,加强产科和儿科服务能力建设。根据《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年)》要求,各区县将配置足够的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满足本区域常住人口孕妇和患儿就近建卡分娩和就近诊疗服务的需求。开通危重患儿救治“绿色通道”,原则上普通急诊患儿等候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普通患儿等候时间不超过2小时或采取预约就诊。同时,根据家长需求开设夜门诊服务。 另外,根据《关于加强本市医疗机构助产技术、节育技术和终止妊娠技术服务设置规划和规范审批意见》,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鼓励社会资金举办符合要求的高端产科服务医疗机构。 目前,上海已依托5家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仁济医院、新华医院、市一医院、市六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6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儿科医院、儿童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新华医院、市一妇婴、市三医院)的技术优势和辐射作用,建立起覆盖全市各区县的“安全网络”,随时响应各助产医疗保健机构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抢救的呼叫,确保他们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今年上半年,本市5家市级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共计会诊抢救400人次,抢救成功率98.81%;6家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共计会诊抢救975人次,抢救成功率为91.10%。 记者了解到,本市还实施“全覆盖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建立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制度,对每一位孕妇按照风险程度在孕册上注明“红、橙、黄、紫”标识并进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孕产妇建立专册登记和随访制度,追踪直至妊娠结束。来源:文汇报 作者:陈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