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一场舞剧迸发新活力 江门为何推出舞剧《侨批·家国》

2021-10-11 广东-广州-
所在地区: 广东-广州-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1日
建设快讯正文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 正文开始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江门是侨批文化保护研究重镇。舞剧《侨批·家国》是我市推动侨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次具有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的创新探索。

  该剧以侨批为载体,以舞蹈为表现形式,通过讲述五邑华侨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一段华侨群体与家国命运的历史交织,体现了“世界记忆遗产”与舞蹈艺术的创新融合,表达了侨乡对华侨精神的崇高致敬,助力讲好华侨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江门力量。

  用舞蹈擦亮“世界记忆遗产”名片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江门侨批以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江门侨批文献有近5万件,现存最早的侨批也出自江门。

  近年来,江门在侨批活化展示方面进行大量积极探索,不断擦亮侨批这一“世界记忆遗产”名片。目前,江门已建成台山银信广场和银信博物馆;走进北京、广州、武汉等10多座城市进行侨批巡展,推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启动了五邑侨批全球征集活动;举办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成立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下设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海外侨批交流展示;创作侨批元素文艺作品,在侨批研究保护活化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基础上,江门充分挖掘侨批文化资源,用好“中国舞蹈之城”的资源优势,策划首部侨批舞剧《侨批·家国》,在推动侨批保护活化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据了解,江门是被中国舞蹈家协会认定的“中国舞蹈之城”,也是“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的故乡,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和人文渊源为进行舞剧创作提供丰厚的养料。江门还建设了戴爱莲文化广场、戴爱莲大型浮雕和舞蹈雕塑之路,举办高规格的“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活动,连续多年举办百姓健康舞大赛和活动,不断擦亮“中国舞蹈之城”品牌。

  “舞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中国舞蹈之城,江门有基础、有优势、有责任利用舞蹈的形式讲好侨乡故事。《侨批·家国》正是希望通过侨批和舞蹈的创新融合,进一步擦亮‘世界记忆遗产’‘中国舞蹈之城’两张名片,推动侨批进一步走出深闺,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讲好侨乡故事,江门在策划创作时精心选择了童谣、碉楼、侨捐学校等侨乡特色资源,将各类侨乡元素融入舞剧创作当中,并用艺术方式加以呈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更深刻体会到五邑华侨的家国情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实践

  《侨批·家国》也是江门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侨批文化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实践。

  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五邑华侨以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奔走四海、奋力鼓呼、英勇斗争,留下了众多青史留名、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家书”,一纸侨批承载了众多五邑华侨报效家国的故事。

  《侨批·家国》也讲述了华侨热忱报国的故事。舞剧以侨批为线索,以江门华侨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华侨与家国命运交织的故事。剧中男主角黄齐家身负国仇家恨、久怀报国之志,英勇抗日,壮烈牺牲;男配角余振国是黄齐家好友,信奉“实业救国”,漂洋过海艰苦创业,逐渐成为知名爱国侨领,长期支援祖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几位主人公共同传递出五邑先侨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报效家国的精神与力量。

  舞剧以丰富的内涵、创新的解读、新颖的形式,把五邑侨胞的家国担当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侨批“活”起来,把教育“融”进去,把精神“传”开来,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发掘利用侨批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是江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除《侨批·家国》以外,今年以来,江门不断丰富侨批文化内涵,拓展研究领域,创新表现形式,讲好百年党史中广大侨胞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今年以来,江门在全国首推“侨批中的党史”,在大量侨批史料中,精心拾取侨批中的党史印记,将其置身于百年坐标中进行观察和解读,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推广,开辟了侨批活化的新领域,提供了党史研究的新视角。

  此外,今年4月,“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首次走进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并在一天之内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节目。7月,该展览走进广东省博物馆,并融入“侨批中的党史”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侨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展览也被列入“2021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名单。

  唤醒共同记忆凝聚侨心侨力

  《侨批·家国》不仅是侨批文化的艺术化创新呈现,更是百年华侨精神的时代回响,对江门以侨批故事讲好侨乡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可以看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侨批里的故事,实际上也折射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故事。《侨批·家国》剧中人物黄齐家、余振国、方心都是五邑华侨的形象缩影,在国将不国、家不成家的时候,五邑乡亲漂洋过海艰苦创业;在民族独立、国人自强的时候,侨胞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在国运兴隆、百业待兴的时候,侨胞回国创业建设家乡,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较于文字,舞蹈艺术生动直观且具有感染力。《侨批·家国》通过舞蹈的形式,有利于拓展人们对海内外中华儿女精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将进一步唤醒海外侨胞共同的家国记忆,推动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传播,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江门力量。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华侨不忘祖国、不忘祖籍,热情地支持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他们的功勋永远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令人景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舞剧所展现的华侨共同记忆和彰显的华侨精神,将进一步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江门日报讯记者黎禹君张浩洋通讯员江轩

正文结束
附件下载开始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end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