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会员咨询热线:4000-156-001

高新江海区领导带队赴广西崇左大新县 推动对口协作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1-10-11 广东-江门-江海区
所在地区: 广东-江门-江海区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1日
建设快讯正文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 正文开始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雨溪)10月9日,江海区委书记聂加伟带队赴广西崇左大新县,进一步拓展对口协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新发展阶段对口协作工作再上新台阶。大新县委书记高贤斌出席相关活动。

  当天,聂加伟前往大新县新材料智造产业园、广西东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新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中心等地调研。他指出,要继续发挥江海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发展符合大新资源禀赋的产业项目,主动帮助大新引进布局东南亚市场的企业,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深化两地协作,推动大新县发展特色产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新县桃城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大新县新材料智造产业园等项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建成达产后将迅速拉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当天,两地还召开粤桂协作对接会议,举行支票移交仪式,江海区2021年向大新县划拨粤桂协作帮扶经费200万元,江海区外海、礼乐、江南街道分别与大新县硕龙镇、下雷镇、昌明乡签订结对协作协议。

  会上,高贤斌介绍了两地对口协作成果。他表示,3年多时间里,两地紧密协作结下累累硕果,更结下深情厚谊,江海区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37亿元,实施35个项目,惠及贫困人口3万余人次,引进9家企业,援建扶贫车间6个,为大新县如期完成脱贫摘帽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贡献。

  今年,双方围绕《广东—广西“十四五”时期粤桂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细化制定两地框架协议,编制2021年协作工作计划。按照上级“九大协作”“五个重点”“五个一批”的工作部署,全年安排粤桂协作资金5092万元,实施12个大项目,目前12个项目均已开工并按进度推进。

  聂加伟强调,接下来,两地要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细化实化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对口协作,深化产业、劳务、人才协作,强化消费帮扶,同时围绕大新精品旅游线路、特色农业产业,奋力打造出粤桂协作规模大、质量高的乡村振兴典型。按照框架协议抓紧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保持资金、人力队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社会参与机制,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参与东西部协作大格局,推动合作向宽领域、高层次、全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真正推动粤桂协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江海区领导郑伟潮、农建敏、梁毅渝等参加相关活动。

  相关新闻

  对口协作显江海担当

  自2017年9月江海区、大新县两地开展对口协作以来,大新县脱贫攻坚工作高效推进,2017—2020年连续4年获得广西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获评“好”的等次,去年底,全县54个贫困村,81482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出列。

  近日,记者第四次跟随江海区粤桂扶贫协作工作组来到大新县,见证绿水青山里的对口协作故事和江海担当。

  准

  三产联动助推精准脱贫

  走进广西绿优鲜农产品有限公司,分拣中心里一片忙碌,一箱箱百香果正被装上物流车。大新县盆山村村民梁秀婷正忙着给水果包上保护膜,她告诉记者,在家门口工作,每个月能拿三千多块钱,日子越过越好。

  在江海区与大新县的扶贫协作中,两地一直寻找对的路子,以实现精准脱贫。在产业扶贫中,江海区充分发挥大新县地理优势,推进三产联动式综合立体扶贫。

  据扶贫干部谭文盛介绍,大新县第一产业主要发展百香果种植,皇鸽、黄牛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同时配合电子产品加工、摩托车配件等无污染轻工业项目;第三产业借势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服务型行业。通过做优第一产业、补强第二产业、做旺第三产业,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三产联动式扶贫,能保证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也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形成无缝连接,有力助推精准脱贫。以粤桂扶贫资金为杠杆,江海区带动大批企业到大新县投资,实现民间投资累计近8000万元。在搬迁安置项目星光和乐城里便建成了江海—大新电摩配套产业扶贫车间、大新明洁公司电子加工扶贫车间、大新壮家呗侬彩色糯米扶贫车间等9大扶贫车间,让搬迁移民过上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幸福生活。

  特

  特色自然景观成“脱贫引擎”

  依托大新县特色自然景观,江海区在对口协作中重点推进旅游发展与扶贫有机融合:积极对接江门旅游行业协会,制定每年不少于2万人次的旅游项目,引入投资25亿元的“德天小镇”升级改造项目,重新包装德天跨国瀑布核心景区。同时,率先开通大新县“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扶贫专线,让大新县群众吃上热乎乎的“旅游饭”。

  记者了解到,除了已小有名气的德天跨国瀑布旅游项目,明仕村民宿项目等“二梯队”旅游项目也在逐渐走向成熟,明仕村民宿项目一期投入粤桂扶贫资金超400万元,利用明仕村闲置土地,对原村委会旧办公楼、水管站房屋进行改造,打造成拥有住宿、餐饮、娱乐等业态的民族生态田园民俗群落项目,村集体可享受保底年收益。

  为了进一步吸引游客,做旺大新旅游,大新县也拿出了满满诚意。据扶贫干部刘乐成介绍,今年大新县尝试出台了江门居民互访旅游减免优惠政策,今年5—7月,凡是持江门市居民身份证和其他有效证件的游客,都可以到大新免费游览指定的5处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享受优惠价格入住大新县辖区内指定的4家酒店、民宿,以答谢江门市对崇左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帮扶。

  未来,两地将推动新发展阶段对口协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实现政策延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实

  解决热点民生问题

  兴建一批民生项目、培养一批技术人才、帮扶一批群众,让协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江海与大新的对口协作工作通过解决热点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近年来,江海区针对大新群众急难愁盼的热点民生问题,逐一协作发力,帮扶资金连年增加,2020年帮扶资金达4692万元,比2019年增长18.43%,注资建设养利、万承学校和城南幼儿园,大力提升教育基础设施水平;修复那岭乡巴兰村、下雷镇新育村等村级损坏道路,提升农村交通水平;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旧危房屋和解决住房难问题;举办“粤菜师傅”技能培训班,让贫困群众拥有脱真贫、不返贫的本领。

  在“粤菜师傅”培训班上,大新县109名贫困人口到广东厨艺学校参加了为期40天的“粤菜师傅”培训,75%左右的学员考取了广东省“初级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还有十几名学员开餐饮店成功创业。

  通过进一步精准对接,聚焦产业发展、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拓宽干部工作思路,强化政府搭台、市场对接、优势互补,江海区、大新县的对口协作实现了1+1>2的效果。据介绍,在对口协作中,江海区举全区之力参与,爱心企业、慈善会、商协会、社会团体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纷纷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并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激活西部自身的内生动力,推动各项帮扶措施开花结果。

  在大新县下雷镇新育村就有着这样令人惊喜的一幕,在扶贫干部的动员号召下,村民自筹资金修产业路、通“致富路”,全村12个屯的村民排队登记捐款、自发投工投劳,道路修通后,缩短了村子到县城的路程,坚果、八角、玉桂等农作物有了更畅通的运输渠道,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李雨溪)

正文结束
附件下载开始
附件下载:
附件下载end

按照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本条信息受业主方委托独家指定在中国建设招标网 www.jszhaobiao.com 发布

注册会员 享受贴心服务

标讯查询服务

让您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各省市拟建、报批、立项、施工在建项目的项目信息。

帮您跟对合适的项目、找对准确的负责人、全面掌握各项目的业主单位、设计院、总包单位、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的详细联系方式。

帮您第一时间获得全国项目业主、招标代理公司和政府采购中心发布的招标、中标项目信息。

标讯定制服务

根据您的关注重点定制项目,从海量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您要求和标准的工程并及时找出关键负责人和联系方式。

根据您的需要,向您指定的手机、电子邮箱及时反馈项目进展情况。